“双减”之后,如何做智慧家长?iEnglish给您3个建议

客户经理-小张
“双减”之后,看到孩子的作业少了,考试次数也少了,有些家长的焦虑感反而增加了:
没有作业,怎么知道孩子的学习效果?
没有考试,孩子该怎么查缺补漏?
其实,作为家长我们也要在“双减”之后转变自己的思维和心态,把重点放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,教给孩子面对变化的能力。毕竟,家长应该是孩子学习路上的领路人,不应该是控制孩子的决策者。
家长如何转变思维和心态,iEnglish有以下3点建议。
发现并且守住孩子的优点
守住孩子的优点其实也是守住孩子对学习的兴趣,更是守住信心的来源。
我们都知道“谦虚使人进步,骄傲让人退步”,在这句话的影响下,父母容易陷入一个怪圈——想夸奖孩子但又不敢过于夸奖孩子。就像原本是想帮助孩子变得更好,但却总是不自觉紧盯着孩子的不足之处。
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在《教育就是发现优点,守住优点,让生命开花结果!》一文中说,“教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找出优点守住它,让孩子把自己内心深处积极的,勤奋的,向上的,乐观的,帮助同学,热爱集体的优点长处写明白,表述明白,这就是教育。”
比如,在孩子日常跟读iEnglish的时候,可以多夸奖孩子跟读流利,发音好听,按时完成每天的学习挑战,等等。
有目标、有规划,孩子的自主学习才会有更多的动力。
有研究表明,人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明确的目标时,情绪会更积极,主观幸福感也会更强烈。
这里有3点需要家长注意:
第一,目标要征得孩子同意。千万不要家长“一厢情愿”,目标一定要获得孩子的认同。
第二,坚持要循序渐进。对孩子来说,坚持一段时间之后,很容易产生“疲劳感”,如何突破这种低迷状态很重要。
第三,要明确完成的时间范围。周期太短,孩子体会不到坚持的过程,也体会不到完成目标的幸福感;周期太长,则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。
看完这3个建议,您是否还有其他观点或建议呢?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您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难题?欢迎您在下方留言,在这里我们一起讨论,一起成长。
微信扫码查看全文

微信扫码
分享文章素材
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